王寅春

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
王寅春(1897年—1977年),祖籍江苏镇江,出生于江苏宜兴紫砂壶名师,“紫砂七老”之一。

生平[编辑]

王寅春13岁时跟随金阿寿学习制壶,三年后满师。1920年代起,上海客户向其定制各式紫砂壶,他也因此名扬沪上。1934年吴德盛陶器行订制销往日本的数百件小花盆。因工期紧迫,王寅春首创紫砂挡坯模型,开启了紫砂模具成型工艺的先河。1935年他应古董商龚心钊之邀,赴上海从事紫砂仿古,曾仿制过时大彬陈鸣远徐友泉陈光明陈子畦等名家作品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他回到家乡,以自制自售紫砂器为生。[1][2]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王寅春于1954年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(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)。1956年,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七位技术辅导员之一,即后来人称“紫砂七老”。王寅春长子王石耕、次子王根大、三子王三大、幼子王小龙、儿媳高丽君等皆继承其衣钵,成为紫砂名家。此外,他培养的弟子还包括许成权、高洪英、陈钢(陈小庚)、葛岳彬、江宏大、方立品、何道洪周桂珍、张红华等。[1][2]

参考文献[编辑]

  1. ^ 1.0 1.1 张淑芬 (编). 《当代紫砂名品鉴赏》. 印刷工业出版社. 2012: 16–20. 
  2. ^ 2.0 2.1 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; 宜兴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(编). 《江苏文史资料 第101辑 宜兴文史资料 第24辑 宜兴人物志》. : 228–229. 

外部链接[编辑]